(相关资料图)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邹明强 通讯员李庆华 朱仕伟
湖北省利川市“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机制建立半年来,完成调解劳动争议案件40件,为200余名职工挽回经济损失2500余万元。
“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个‘法院+工会’,才让我们不至于对簿公堂,我们的友情还有回头路”。近日,湖北省利川市职工梁某谈及自己的烦“薪”事时感慨道。据悉,梁某能顺利拿到工钱,就得益于利川市人民法院与利川市总工会搭建“法院+工会”调解新模式。
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人粱某、杨某两人于2021年6月在某道路施工工地务工,工程承包单位事前承诺工资标准为200元/天,完工后一并结算。46天之后该工程段施工结束,梁某、杨某遂找承包商负责人李某索要工钱,但李某以需要购买材料为由拖欠两人工资18400元。此后经多次索要无果,2023年1月梁某、杨某将李某起诉至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法院考虑到3人是邻里关系,且涉案金额不大,在征得3人同意后决定启动“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对接工作机制,并将案件委托给“法院+工会”诉前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处理。诉前调解工作室接到案件后,分别和涉案双方当事人进行反复沟通,在查证相关事实后,决定将3人邀请至调解室进行当面协调,通过摆事实、讲法理、论情理让双方心平气和地达成一致意见,李某在规定时间内支付了拖欠的所有工资。
为了当好职工的“娘家人”,更好地为劳资双方提供相关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2022年8月,利川市人民法院联合利川市总工会成立了“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搭建起维权调解工作的新模式。双方通过强化法院和工会参与协调调解职能,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贯穿于劳动争议协商、诉讼全程,最大限度发挥调解分流诉讼、缓和矛盾、解决纠纷的作用。职工快速、高效、低成本化解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等纠纷,畅通了劳动争议纠纷化解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