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产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连续多年的稳健增长态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稳定贡献。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626亿元,利税总额超3000亿元;以四川为例,近2年白酒产业纳税排名、纳税前10名企业数、工业贡献率均位列全省前列。
但与此同时,中国白酒国际化也面临进展缓慢问题,我国白酒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体量较小,从出口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白酒出口以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为主,且消费人群多为华侨华裔,欧美市场上的白酒种类和数量偏少。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推动白酒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更需要积极推广中国白酒文化走向世界,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资料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就带来《关于推动中国白酒国际标准制订,支持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提案。他建议,鼓励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申遗,并支持构建适应国际贸易的白酒标准体系,形成国际认可的中国白酒国际标准。
孙宝国还建议,中国白酒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张力巨大,涉及陶瓷、诗词、楹联等几十种文化艺术门类。孙宝国认为,应鼓励中国白酒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国白酒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继承,显著提高中国白酒文化的国际地位与认可度。
同时还有多位来自于白酒行业的两会代表,也都关注到白酒国际化。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白酒产业是充分市场化的长周期产业,白酒具备的精神和社交双重属性天然决定了其是一个永恒的朝阳产业。白酒行业仍处于以结构性繁荣为特征的新一轮长周期,优势品牌、优势企业、优势产区将持续分享行业结构性红利,今年春节高端白酒的动销势头足以证明这个基本判断没有改变。”
全国人大代表、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今年则共提出6份建议:分别是将龙头企业纳入乡村振兴主力军,推动传统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型、推动城乡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支持宿迁打造全国法治一体建设示范区及促进中国白酒抱团出海,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中国白酒产业是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产业,中国白酒企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将大有所为。”
张联东还具体提到,中国白酒国际化,不是简单的市场开拓和销售占有,更多是品牌的生根发芽和文化赋能;不仅仅是把中国白酒的饮用潮流,打造得像中国品牌国际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一样势不可挡,更重要的是以国际化的格局和全球化的视野,演绎好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代表者、传播者、践行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