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锂价回调后依旧需要发展钠离子电池技术 焦点快报


(资料图片)

锂价暴涨助推钠离子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而当原料成本问题缓解,钠离子电池推广落地的急迫性也会降低。我们认为,当前电池化学体系过度单一,发展钠离子电池既符合资源安全的战略需求,又对新能源电池体系降本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即使短期不承受原料成本高企的压力,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依旧富有意义。 2023年或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现阶段的钠离子电池可类比锂离子电池发展历程中的早期阶段,相关材料和电池制造企业多数正处于从中试迈向量产的过程中。预计2023年钠离子电池有望实现初步产业化,2024年实现产业化规模的快速扩张。正极材料多技术路线长期并存,负极材料性能提升将最能影响量产节奏,其他环节可部分复用锂电产业链,产业化基础较好。

乐观预期,到2025年,全球电化学储能/中国小微型电动车/中国两轮车领域钠离子电池渗透率分别为10%/5%/35%,对应钠离子电池需求量分别为15GWh/4GWh/24GWh,到2030年,钠离子电池渗透率为35%/35%/60%,需求量为150GWh/47GWh/40GWh。悲观预期,到2025年,全球电化学储能/中国小微型电动车/中国两轮车领域钠离子电池渗透率分别为0.5%/0.5%/15%,对应钠离子电池需求量分别为0.75GWh/0.42GWh/10GWh,到2030年,钠离子电池渗透率分别为15%/10%/40%,需求量分别为65GWh/13.5GWh/27GWh。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