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期看,预定利率下调至3.0%只是一个起点。在资负联动的经营模式下,保险公司不可能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中独善其身,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突出客户收益的储蓄型产品是不可持续的。保险产品还是要回归保障本源,通过加强自身的功能属性,与其他金融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
(相关资料图)
端午节假期的前一天,北京市的吴女士收到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发来的信息:“继国有六大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纷纷开始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境内外市场无风险利率加速下行!为缓解负债成本,6月30日后,3.5%产品全线下调至3%!最后的上车机会!”
随后,客户经理发来一则语音:“您一定要关注一下,现在利率加速下行,高收益产品陆续下线,特别建议您锁定一部分中长期、高收益的配置”。
这位客户经理所说的“中长期、高收益的配置”是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今年4月份,原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陆续召集人身险公司开会,明确要求人身险公司下调新开发产品的预定利率。其中,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从3.5%下调至3%,超过上限的产品将不予报备。
这意味着,近期扛起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重任的储蓄型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将下调至3%。
储蓄型产品的竞争力
预定利率是影响寿险产品定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设定的预定利率越高,相同保障下保费越低,换言之,相同保费下可获得的保障更高。
从4月份开始,人身险公司个险、银行、中介渠道的代理人以预定利率3.5%的产品即将停售为卖点,大力推广储蓄型产品。“看似不起眼的0.5%,经过时间的沉淀,差距慢慢就拉大了”“别错过,错过一定会后悔”等内容相似的销售话语屡见不鲜。
也是自4月份开始,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稳步回升。寿险业累计保费增速从今年1月份的4%提升至4月份的9.6%,达到4年来同期的最高水平。这背后当然有代理人渠道企稳、线下销售恢复等因素的推动,然而,最重要的因素是储蓄类产品契合当下消费者对理财产品的需求,被销售人员大力推广。
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市场上符合增值和低风险要求的金融产品不多,主要为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储蓄类保险、固收类理财产品及货币型公募基金。逐一来看,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利率今年以来数次调降,6月末,国有六大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至2.50%,部分银行大额存单利率较年初下降15至20个基点,在2.90%~3.15%之间。固收类理财产品在2022年3月、11月经历了两次破净。货币型公募基金年化收益率在2%左右。相较之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即便降至3.0%,也仍具备竞争力,毕竟保险产品具有保本兑付的属性。
“真话说一半”的销售人员
在销售人员抓住最后的窗口期卖力宣传的同时,河南银保监局发布了“关于投保人身保险的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要正确认识人身保险产品。尽管部分人身保险产品兼具投资功能,但本质上仍属于保险产品,不宜将其与银行存款、国债、基金等金融产品进行片面比较,更不能把其作为银行存款的替代品。
另外,不要听信“高收益”误导。保险本质上是保障,尽管部分人身保险产品具有一定的投资功能,但保单利益存在不确定性,其收益水平与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和投资能力相关。保险消费者应警惕只强调“高收益”而不展示不利信息,以较高利率演示产品不确定性收益的虚假宣传。
“不展示不利信息”是各个销售渠道普遍存在的问题。《金融时报》记者在了解储蓄型保险的过程中,个险代理人、专业中介代理人以及银行客户经理都存在“真话说一半”的现象,极易引起消费者的误会。
比如,在销售增额终身寿险时,销售人员有意无意地将产品的预定利率等同于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消费者很容易将“3.5%”理解为“实际收益率3.5%”。中国精算师协会曾发布风险提示,“3.5%”并不是投资收益率,而是保额增长率。两者概念差别较大,不可混为一谈。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实际收益率,目前收益较高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在3.2%~3.3%,部分产品低于3.2%,并未达到3.5%。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精算师协会有关统计数据,若在投保后第一年退保,消费者可能损失10%~60%的保费,前期退保损失较大;若在第20年退保,收益约在2%~2.5%之间。
在充分了解储蓄类产品的利弊之后,消费者面临这波炒停售,究竟要不要上车?
一位保险规划师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消费者不妨回答一个问题:没有这次预定利率下调,是否会考虑购买储蓄类保险?如果肯定要买,不如趁现在就买。因为预定利率下调,将对保险产品定价产生直接影响。
东吴证券曾进行过测算,以30岁男性为例,保额为1000元,缴费期限为10年,前五年的费用支出率为50%、30%、20%、5%、5%,第六年及以后没有费用支出。当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0%后,年金险、终身寿险、定期寿险、两全险和健康险对应毛保费涨幅分别为18.4%、19.5%、3.5%、7.5%和16.4%。
储蓄型保险的未来
截至记者发稿,预定利率为3.5%的产品仍未全面下架。目前来看,下架的时间节点可能采取“一司一策”的方案,部分中小公司已于5月底大面积下架了相关产品,头部公司当前仍处于销售窗口期。
炒停售之后,刚有起色的保费收入是否会疲软?毕竟2021年新旧重疾定义切换前的一波炒停售,让重疾险在经历过短暂的高光时刻后,便进入了持续低迷阶段。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即便预定利率下降,对追求保本、长期稳定收益的客户影响不大。产品储备方面,保险公司预计会推出分红险等利益共享产品。当前,储蓄型业务外部销售环境是持续且明显改善的,即使没有炒停,储蓄型业务表现本来就不差。年初以来,个险销售队伍质态持续改善,炒停本身不能带来业绩的持续改善,但能从供给侧提升队伍的收入和展业信心。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后,以其安全、稳定的特点,在银行个人金融产品货架上仍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大家人寿副总经理张保军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不过,他认为,从长期看,预定利率下调至3.0%只是一个起点。在资负联动的经营模式下,保险公司不可能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中独善其身,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突出客户收益的储蓄型产品是不可持续的。保险产品还是要回归保障本源,通过加强自身的功能属性,与其他金融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
标签: